降準是什么意思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降準,全稱為中央銀行調低法定存款準備率。法定存款準備率是現代各國中央銀行進行宏觀調控的三大政策工具之一。中央銀行調低法定存款準備率,會造成準備金釋放,為商業銀行提供新增的用于償還借入款或進行放款的超額準備,以此擴大信用規模,刺激經濟的繁榮。
法定存款準備金是商業銀行存款準備總額的最主要的構成部分,這項準備金一般是不準動用的。法定存款準備率、貼現率和公開市場業務是現代各國中央銀行進行宏觀調控的三大政策工具,而其中法定存款準備率通常被認為是貨幣政策的最猛烈的工具之一。
法定存款準備率變動的直接效果是影響商業銀行的超額儲備水平,通過貨幣乘數效用對信用活動產生影響。調高存款準備金比率,迫使商業銀行降低超額準備或收緊信貸以補足法定準備,從而收緊信用,制止經濟過熱,抑制通貨膨脹。調低法定存款準備率,會造成準備金釋放,為商業銀行提供新增的可用于償還借入款或進行放款的超額準備,以此擴大信用規模,刺激經濟的繁榮。
降準政策的意義
通過降準,一是增加市場的流動性,使商業銀行可以有更強的信貸投放能力,準備金下調以后,銀行的資金相對更寬裕,對于投放信貸是有好處;二是通過資金的流動性相對寬松,有助于市場利率水平下降,這次存款準備金率下調之后,商業銀行可以獲得約150億元成本下降,成本下降后,也有助于銀行在未來能夠提供更低的融資成本和信貸資金。同時,不排除接下來將MLF利率下調來影響牽引LPR利率的下調,以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
以上就是小編的全部分享了,希望能幫助到大家。